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著名歌剧导演廖向红在我校举办《探索中国当代现实题材歌剧创作》专家课
发布时间:2023-04-14

本站讯(编辑 付艺浛 摄影 李栋 责任编辑 刘文平)4月12日,天津音乐学院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中国民族歌剧表演人才培养》系列专家大师课邀请著名歌剧导演、中央戏剧学院原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廖向红,从现实题材与导演创作两个方面,为学员们讲授中国当代现实题材歌剧创作知识。大师课同步在市委宣传部“你好,天津”抖音和视频号、“音乐周报”视频号、“天津音乐学院”视频号直播。

课上,廖向红老师以原创歌剧的题材为切入点,讲述现实题材的选取应从现实生活社会变革中选择人物与事件。她讲到,当代现实指新世纪以来的近二十年时间,现实题材的创作不等同于现实主义,现实主义为一种创作方法,现实题材的戏剧则要联系当代社会生活与观众,寻找能够引起当代观众共识、共情、共呼吸、共命运的人物。进入新时代的艺术创作应该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在创作题材选择上也要和当代生活密切关联。反映时代主旋律的作品其主要的精神和基调符合时代主流提倡的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廖向红老师用四部现实题材的歌剧《呦呦鹿鸣》《道路》《天使日记》《一江清水向东流》引入,讲述当代现实题材的选材与创作知识。“作为导演,应该遵循歌剧创作的规律,与主创团队、艺术家们精诚合作,攻坚克难。”她以导演与编剧、作曲、舞美等部门的合作过程为例,提出“导演在一部歌剧创作的过程中要站在未来呈现的角度参与多部门创作”等观点。廖向红老师还谈到,在选择题材时,应注重从多数题材中选取引发人物内心矛盾冲突情感矛盾的事件创作,同时也要注意歌剧音乐结构的需求以及设计人物时考虑声种的齐全。

“在主题曲创作上,要呈现剧主题立意,曲目之间过渡时注意转换音乐的衔接等等方面体现出导演自身的预见性”,廖向红老师强调,“中国歌剧创作正生逢其时,当代现实题材歌剧创作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需求,是我们歌剧人的使命,我们应该努力探索,用我们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努力创作出能够留下来的精品力作。”

现场互动环节,学员潘田果、秦利伟、王景璐、刘观波、张劼倩、陈思里现场演唱了歌剧《运河谣》选段《一条运河》《你在哪里啊,红莲》《来生来世把你爱》《不答应也得答应》《灿若星辰的目光》,刘洺君演唱了《尘埃落定》选段《尘埃》。廖向红老师进行现场指导,并深情寄语学员们。“当代艺术工作者要继承民族歌剧优良传统,发扬光大的同时也需要发展。当代观众审美领域很宽广,在创作中要重视满足审美需求;主旋律作品要好听、好看的视听满足,留下更多的经典作品。同时要拥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反复打磨作品,创作出符合当代观众审美满足的歌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