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编辑 魏俊汐 摄影 李栋 责任编辑 刘文平)4月6日下午,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中国民族歌剧表演人才培养》大师班在天津音乐学院北院民族声乐排练厅举行。我国著名表演艺术教育家、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导演冷永铭老师,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一级演员铁金老师,为学员们讲述歌剧《江姐》排演历程,并结合现场演唱与辅导,带来了一节生动的歌剧表演课程。

冷永铭老师集舞蹈、戏曲、声乐、表演艺术于一身,曾参与空政文工团歌剧《江姐》第二至第五代等十几部大型歌剧的导演工作,有着丰富的表演经验以及教学经验。铁金老师谈到,“正是得益于导演冷永铭老师的精心指导,在排练认真体会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一点一滴、一招一式地练,塑造出了第四代‘江姐’并取得了成功。”课程围绕“情动于中而行于外”这一核心主题展开。

冷永铭老师讲到,歌剧歌唱艺术是歌唱的表演艺术,一个优秀的歌唱演员,在舞台上要做到把自身生命作为创作工具,要从心灵、嗓音、肢体三个方面进行打磨,只有将这三方面都协调起来,才能形成生命的整体,获得舞台的自由。她说,“塑造江姐的听觉形象,更多的是歌唱艺术的体现与技术上的要求;视觉形象则需要从歌唱来体现主要的戏剧内容,韵白均与音乐性相通,演员需要真正感悟到江姐的内心情感与美好境界。”

冷永铭老师深情回顾了《江姐》的排练历史,从最初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为指导的教学方法到“练为战”,强调训练要为人物塑造服务的实战经验,是历代民族歌剧人不断摸索、反复推敲的成果。同时,她还提出了歌剧表演的四个特征,分别是音乐性、戏剧性、歌唱性、虚拟写意性。其中,特别强调了虚实写意性就是要将要虚实结合起来,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演员心中要有画面,以“一颗心似江水奔腾激荡”歌词为例,演员要将江姐的心驰神往表演出来,贴着心走,时时刻刻心中有观众,找到角色的魂,从而引导观众进入角色。



随后,学员们进行《江姐》片段展示,铁金老师针对不同角色,在人物性格刻画、台词演绎、肢体与眼神表情演绎方面给予演员表演建议,在声音、气息与咬字,戏曲风格的呈现,情感表达这三方面传授戏剧表演技巧,深刻解读人物关系,并倾情示范,让学员们深受启发。

最后,冷永铭老师与铁金老师再次强调,“演员应将心挂在音乐上,随着音乐流动展开内心想象与体验”。两位老师结合中国歌剧表演训练与创作手段等内容与学员们进行交流研讨和辅导,重点提升了学员对表演艺术的认知与戏剧角色塑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