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系举办《京韵大鼓流派赏析》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23-05-04点击数:

本站讯(编辑 赵彤 摄影 艾丽斯 朱文桀 责任编辑 薛军)4月26日下午,天津市曲艺团青年表演艺术家时唯、韩奇雅为音乐学系师生带来了题为《京韵大鼓流派赏析》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为音乐学系学术月系列活动之一,由王建欣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青年骆派京韵大鼓演员韩奇雅为师生们演唱了京韵大鼓经典曲目《祭晴雯》。之后,时唯从曲艺的定义开始讲起,曲艺是中华民族说唱艺术的总称,它是中国民间的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而形成的艺术形式。

接着,讲座从五个方面讲述了曲艺的本质特点和艺术特点,曲艺是一种表演艺术,使用口语来演唱故事,一人分饰多角,一人演一出大戏。为了使师生们更清晰地了解曲艺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时唯以京剧《四郎探母》为例,从伴奏乐器、演唱方式等方面厘清了曲艺和戏曲的区别。

此外,讲座还介绍了京韵大鼓的产生过程和流派风格。河北沧州河间一带的木板大鼓传入京津地区后,刘宝全在木板大鼓的基础上,用普通话的声调创制了新腔,伴奏乐器在三弦的基础上增加了琵琶和四弦,又借鉴了京剧的演唱、表演方式,最终形成了京韵大鼓这一曲艺艺术形式。京韵大鼓分五个派别,分别是刘派、白派、骆派以及后来出现的张派和少白派。

在谈到京韵大鼓演员所应具备的特质时,时唯表示,首先在天赋方面,嗓音音域要宽,吐字要清晰。其次是讲究科学的发声原理,行腔要优美。最后,身形、面部表情、眼神等表演时的外貌状态也十分重要。时唯表示自己作为一名京韵大鼓演员十分自豪,目前全国范围内的京韵大鼓演员只有二十人左右。讲座最后,时唯、韩奇雅与师生们共同演唱了《丑末寅初》,表示希望再次来到天津音乐学院和师生们一起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