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金钟 声动蓉城—天津音乐学院管弦系学生张良姿 荣获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复赛入围奖
发布时间:2025-10-22

金秋十月,成都城市音乐厅内乐声激荡,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管乐(铜管)组决赛拉开帷幕。经过数轮激烈角逐,天津音乐学院管弦系长号专业级本科生张良姿以稳定的技术发挥、饱满的艺术表现力与从容的竞技心态,获得了复赛入围奖。这一成绩实现了天津音乐学院建院以来管弦系铜管专业独奏比赛在国家级赛事中历史性突破,成为我系高水平专业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从津门到蓉城:一路“吹”向全国舞台

中国音乐金钟奖是由中共中央批准设立、全国唯一常设的音乐综合性大奖,与戏剧梅花奖、电视金鹰奖等同属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国家级文艺大奖,其专业性与权威性在音乐界备受推崇。本届金钟奖管乐(铜管)项目竞争尤为激烈,自今年4月起,赛事便启动了层层选拔——先由教研室、管弦系、学校进行筛选推荐,再经过天津市赛区选拔晋级,而后参加5 月份在郑州举行的金钟奖全国选拔赛突出重围,最终仅15名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德国等海内外顶尖院校及职业乐团的选手跻身成都决赛圈。

蓉城对决:用声音讲述“天音故事”

十月的成都,秋意正浓。决赛现场,15名选手轮番登场,既有国内顶尖院校的“科班翘楚”,专业教师,也有海外乐团的在职演奏家,竞争氛围紧张激烈。张良姿的必选曲目是《波尔多格尼旋律练习曲》第69 条 ,自选曲目是朗尼·格隆达尔的《协奏曲》,这两首作品对长号的“歌唱性”提出了极高要求,既要展现铜管的辉煌,又要传递如歌般的细腻音色。

“上场前很紧张,想到这些年的积累,专业老师的叮嘱,我告诉自己‘要稳住,把平时的水平吹出来’。”张良姿赛后坦言。舞台上,她挺拔的身姿、专注的眼神与灵动的音符融为一体,低音区浑厚如钟,高音区清亮似泉,强弱对比收放自如,将这两首作品中的浪漫与哲思娓娓道来。演奏终了,掌声经久不息。最终,她以总分90.07 的成绩,获得复赛入围奖。

张良姿的获奖,不仅是个人的突破,更是管弦系多年来坚持‘教学为本、艺术为魂’教学理念的成果。长号专业教师李今鹏说道:“未来我们会继续深耕长号、大号专业教学,吸取本次金钟奖比赛中的宝贵经验,让更多学子在国内、国际的舞台上发出‘天音声音’。”

从津沽大地到蓉城舞台,张良姿用努力的汗水和对长号的执着为青春写下注脚;从课堂琴房到全国赛场,天津音乐学院管弦系将以这份荣誉为契机,努力向业界交出更加优异的“育人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