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徐莉莉 责任编辑 刘彬)2023年,作曲指挥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和育才相统一,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积极为师生搭建实践平台,进一步强化“出人才、出作品、出成果”要求,创作一批高水平的音乐作品,汇聚一批高质量的教学成果。
学术交流名家汇聚。2023年5月18-20日,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天津音乐学院主办,我系与科研与研究生处承办的全国和声(天津)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办。会议期间共组织专题讲座2场、教学研讨会2场、学术交流会4场,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交响乐、室内乐音乐会各1场。中国音协主席叶小纲、副主席张千一,中国音协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副会长范哲明、副秘书长朴英,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王萃,中国音乐学院樊祖荫、杨通八教授,中央音乐学院刘康华、刘锦宣教授,西安音乐学院韩兰魁教授、星海音乐学院王小玲教授及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高缨、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吴延、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赵曦、哈尔滨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张磊、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副主任陈牧声及全国各专业音乐院校、艺术院系的3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盛会。在这次学术交流的盛会上,大家共同学习、相互交流,总结和声教育教学经验,展现当前科研和音乐创作成果。6月14日下午,鲍元恺教授从教五十周年系列学术活动——由我系和管弦系联合承办的名师讲坛《创作与教学》成功举办。本场学术活动是鲍元恺教授首次以现场乐队演奏呈现作品的方式开讲大师课,也是首次举办“创·演·谈”形式的学术活动。指挥家、作曲系主任张海峰执棒天津音乐学院青年交响乐团,携手乐团首席小提琴演奏家、天津音乐学院管弦系教师唐甜甜等艺术家,现场演奏了七首曲目。10月-11月,作为天津音乐学院建校65周年学术系列活动,我系“名师名家讲坛”系列专家课陆续开讲,期间邀请了中央音乐学院刘康华教授、郝维亚教授、向民教授、董立强教授,中国音乐学院高缨教授、陈冰教授,英国约克大学马丁·苏克林作曲教授,录音专家张正地老师等在和声、作曲及作曲技术理论、视唱练耳、指挥、录音等领域的知名专家为全系师生讲学授课,进一步提升我系师生的学术视野。
艺术实践精彩纷呈。在全国和声(天津)学术研讨会期间,王鹏教授创作的管弦乐协奏曲《鹊华秋色》、青年教师刚妍创作的管弦乐《月照银山》在“交响乐作品音乐会——消失的银杏”上演;张大鹏副教授小提琴与钢琴《雨霖铃》、青年教师梁文曦创作的两支长笛与弦乐队《听水》、青年教师刘音彤创作的萨克斯管四重奏《欢腾》于室内乐作品音乐会上演。10月12日、13日晚,由天津音乐学院主办,我系及管弦系承办,民乐系、手风琴系协办的“礼赞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天津音乐学院建校65周年大型原创交响套曲专场音乐会在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厅精彩上演。两日的音乐会分别由作曲系主任、著名指挥家张海峰和指挥专业教师马丁职棒。套曲共包含九个乐章,由我系张大鹏、任丹丹、梁文曦、刘音彤、赵文彬、赵哲亮、刚妍、邢晓林、王鹏九位作曲专业教师接力创作完成,是我系教师管弦乐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12月13日,首届“天音卓越杯”作曲比赛在天津音乐学院北校区演奏厅顺利举行,此次作曲比赛以弦乐四重奏作为指定创作体裁,并要求运用地方民歌素材进行创作,体现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为主旨,强调民族性、可听性。比赛共收到41份参赛作品,经过专业评委组初评筛选出20部作品进入决赛。通过比赛不仅考察了作曲专业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也考察了学生对中国民间音乐的理解与转化能力。同时,指挥专业、录音专业的学生也积极参与了所有曲目的排演,使我系所有专业做到了实践贯通,既激励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实践,又在强调艺术个性鲜明追求的同时,强化了团队协作意识。
实践成果硕果累累。2023年青年教师马丁在意大利参加了塞吉齐国际合唱比赛中获得最佳青年指挥奖。2022级研究生付昀祎获得包括第十二届阿米加拉国家音乐比赛、2023金钥匙钢琴作品作曲比赛、第10届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国际作曲比赛、2023古弦新韵亚洲多弦民族器乐(作曲)国际比赛、2023年芬兰西贝柳斯国际作曲比赛在内多项国际作曲赛事奖项,并积极参加“天津西青·唱响新时代”原创歌曲征集大赛,作品入围“十佳作品”并获“优秀作品奖”、“线上人气奖”等。刚妍老师指导的2023级作曲专业学生刘炳垲获得2023年维瓦尔第国际音乐比赛一等奖及毕加·舒伯特国际音乐艺术大赛金奖。邢晓林副教授指导的2022级研究生孔祥鑫在2023“古弦新韵”亚洲多弦民族器乐国际比赛作曲组获室内乐优秀奖。青年教师任丹丹与2019级本科生吴玫霖被邀请参加“上海当代音乐节”。王刚老师指导的2020级电子音乐学生刘立群,代表天津音乐学院电子音乐专业学生,参加了2023杭州国际电子音乐节专业音乐会的作品展演,其民族题材的交互式电子音乐作品《风气龟兹》,受到一致好评,展现出了我系电子音乐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水平和风采。
2024年,我系将持续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推动文化传承上善作善为,积极打造“卓越”党建引领教学品牌,举办“卓越讲坛”,为全系教师提供学术公开课展示平台;继续举办“天音卓越杯”作曲比赛,以赛促学,锻炼学生写作和表演能力;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开展创作,定期举办新作品音乐会,促进学校原创音乐作品的推出。同时积极承办高规格的作曲比赛和系列学术活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促进教学、创作、科研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