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编辑 刘丹霓 摄影 李栋 蔡梓玉 责任编辑 刘文平)3月25日下午,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中国民族歌剧表演人才培养》大师班在天津音乐学院南校区报告厅举行。本场讲座邀请著名歌剧导演、中国音乐学院教授陈蔚,以《中国民族歌剧的表演方法及人物塑造》为题,结合其曾执导的多部不同题材类型的歌剧和音乐剧作品,从导演的视角讲授了民族歌剧表演中的重要问题和相关实践经验。

讲座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由宏观到微观逐步聚焦于歌剧人物塑造这一核心议题。陈蔚教授以歌剧《小二黑结婚》为例,阐述了中国民族歌剧与时代精神的高度契合。结合歌剧《鸾峰桥》,她着重从舞美、灯光、服装等方面展示并探讨了中国民族歌剧舞台呈现的当代审美价值,强调歌剧演员应当全面掌握舞台艺术的各个维度。陈蔚教授还通过歌剧《楚庄王》,表明中国民族歌剧表演吸收传统文化精华的必要性,主张歌剧演员应当学习中国传统戏曲和古典舞的基本表演方法,针对不同作品进行表演和形体训练。她以歌剧《再别康桥》、音乐剧《血色湘江》中的经典唱段为例,详细梳理和解释了歌剧演员塑造人物的具体流程和有效方法,涉及人物研究、剧本分析、音乐作业和台词坐排、排练试装与合成演出等诸多环节。本次人才培养项目中有多位学员曾亲身参与过陈蔚教授执导的舞台作品,其中赵亮和于添琪上台与大家分享了他们与陈蔚教授合作的经历和心得,并分别演唱了音乐剧《锦绣过云楼》和《血色湘江》中的片段。此外,学员李勇君也上台表演了《小二黑结婚》的片段。现场演出和互动环节赢得全场阵阵掌声与喝彩。



最后,陈蔚教授精炼总结了歌剧表演的八项原则和要义,使学员们深受启发。她谈到,歌剧表演要有“三规”,即讲规矩、有规范、高规格;“三真”,即真听、真看、真感受;“三感”,即戏剧感、时代感、人物感;“三度”,即温度、幅度、强度;“三统一”,即人物内心节奏、调度表演节奏、音乐演唱节奏的统一;“三呈”,指剧目艺术特征、导演创作手法、人物表演方法三者的呈现;“三专”,要专心、专注、专业;“三严、三练、三责”,即严格科学的声乐训练是对作曲家负责,严谨的歌剧表演训练是对剧中人物负责;严酷的舞台历练是对歌剧事业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