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夜间,天津音乐学院“支援津南区‘抗疫’党员突击队”火速集结,17位党员干部教师赴津南区进行支援。艺术管理系教师支部书记马广洲同志作为其中一员,一起为封控期居民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党员初心和使命。


抵达津南区的当夜,来自咸水沽医院的医生立即对志愿者们进行了培训,随后他们连夜赶到驻地短暂休整,次日便投入到工作中。由于处在高风险封控区,住户们都要居家隔离,不得出户,因此须有志愿者24小时值守;同时还要保障居民生活物资的供给。马广洲同志和队友们每人负责一个楼洞,劝阻欲外出人员,为居民运送生活物资、垃圾。这栋一共6层的居民楼并无电梯,当遇到一些米、面、油等重物时,他更是要靠人力搬运,几趟下来,防护服里已经汗流浃背,浑身湿透,由于皮肤过敏,身上多处湿疹红包被磨破渗血,但他一直在坚持工作。

依照防疫和管理要求,志愿者不能和居民进行直接接触,不可在楼内逗留,这也就意味着志愿者会有较长时间处在户外寒冷环境中。谈到这辛苦的工作,马广洲同志十分感慨:“志愿者们没人叫苦叫累,无人抱怨,大家都在坚持。环境虽然艰苦了些,但大家都能相互支持、帮助。”更让他感动的是居民们的理解和善意,“他们特别淳朴善良,有的人在矿泉水瓶里装满热水,放在楼道,让志愿者取了暖手,还有的人把家中坐垫从窗户里扔下来,让志愿者坐着歇一歇……”说到这些时,他不禁哽咽起来,暂停了一会继续说道,“不好意思,刚刚掉眼泪了,倒不是因为辛苦,是居民们的善意太让人暖心,我太感动了。”

此次支援行动任务繁重,出发紧急,学院临时配置了部分物资。得知营地条件有限后,学院领导高度重视,“绝不能让勇士们在前方受苦”,在最短时间内筹备了被褥、方便食品、暖贴甚至还有手套、垃圾袋、纸巾、热水袋等物资,让匆忙出征的“突击队”成员们的工作、生活条件得到了保障;这也方便了他们在紧张工作之余便于有条不紊的生活,在搬离上一方营地前,他们必做好清洁、整理、消毒,展现了天津人的优良素质和风貌,得到了营地负责人员的高度评价,“比你们入住前还干净整齐”。艺术管理系书记魏丽霞同志代表学院慰问了马广洲同志的家属,带去了来自学院领导和系领导的挂念与支持,这也让马广洲格外感动,更加鼓舞了他在“抗疫”工作中的斗志和力量。
1月21日,一条消息令天津市民欣喜不已:天津由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的本土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社会面清零。这一阶段性的胜利,让我们知晓,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也请身在津南区的“抗疫”勇士和师生们做好防护,不久,我们必会重逢在温暖的春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