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月8日以来,作为居住在津南区海教园的市民,艺术管理系教师党员潘海啸同志主动报名共参加了4次志愿工作,为群众服务。
17、18、20日他连续三天都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在“楼筛”的工作中,他主要负责为一栋楼中的居民发放检测卡,先后为持绿码和红、橙码的约一百四十余位居民发放两轮,后者工作有较大风险,但他仍无惧向前,并耐心为群众解答,每日均工作逾6小时,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谈到这些日子的经历,潘海啸同志很谦虚地表示,自己所做的工作很普通,反倒是其他志愿者给了他很多鼓舞和感动。潘海啸同志谈到了和他一起搭档的志愿者老陈,年过六旬却干劲十足,凌晨五点到岗,在寒冷环境中工作六小时;他也记得在社区志愿者微信群里,那些争先恐后报名的热心居民和充满责任感、不肯轮岗的志愿者大姐;他还看到很多社区里的中小学生主动地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这些年轻的脸庞让潘海啸同志深深感动,仿佛热血与责任在一颗颗年轻的心间薪火相传……
潘海啸同志欣喜地说,他所居住小区的风险等级,刚刚从管控区降为防范区。其实,这样的“战果”离不开广大志愿者的辛劳工作,他们为医务人员和居民群众建立起了迅速高效的沟通渠道,提高了“抗疫”工作的效率。

一年中最后的节气“大寒”已经到来,意味着“立春”将至。近日津门又普降瑞雪,个别小区封控降级或解封的消息逐渐为我们带来希望。寒冬将去,春风不远。让我们一起期待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