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著名歌剧理论家居其宏教授在我校举办《民族歌剧<白毛女>创演的前前后后》大师班
发布时间:2023-03-22

本站讯(编辑 王湘懿 摄影 李栋 责任编辑 刘文平)3月20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中国民族歌剧表演人才培养》第二场讲座在天津音乐学院南校区学术报告厅举行。本场讲座邀请著名歌剧理论家、评论家,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居其宏,以《民族歌剧<白毛女>创演的前前后后》为题,结合自身学术研究与实践经验,为全体学员及校内师生召开专题授课。

讲座中,居其宏教授分别从1945年版《白毛女》创演情况、《白毛女》对民族歌剧的奠基意义和深远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演出情况、复演情况以及在新世纪的复演过程进行生动讲解,并结合《小二黑结婚》、《洪湖赤卫队》、《江姐》等优秀歌剧的经典唱段,和学员们分享了民族歌剧《白毛女》的创演历程和一些珍贵的视听资料。在谈到《白毛女》的重要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时,居其宏教授讲到,《白毛女》是在“延安秧歌剧运动”的高潮中,经秧歌剧的实践积累中孕育而来,体现出艺术实践者对民族歌剧的探索与理解,结束了中国歌剧的“童年时代”,在中国歌剧史上树立了一座光辉的艺术丰碑。《白毛女》的音乐素材多来自民歌和戏曲音调,将我国民间音乐,特别是板腔体戏曲的创作原则和表演原则与西方歌剧先进经验进行有机结合,对此后的中国歌剧产生深远的影响,直接孕育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红霞》、《江姐》及新时期民族歌剧《党的女儿》、《洪湖赤卫队》等优秀剧目的诞生。

讲座中,居其宏教授还逐一对80年代以来《白毛女》历经复排的过程进行了生动分析和讲解,并谈到“《白毛女》是我国具有一部具有奠基意义的民族歌剧对当代歌剧创作、表演和导演的影响深远。若真正想创作出民族歌剧的精品力作,必须要紧跟时代、拥抱生活,并认真总结民族歌剧音乐创作的历史经验,进而寻取继承诊治和创新之道,使之在我国人民的歌剧生活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讲座最后,居其宏教授对我校承担国家艺术基金《中国民族歌剧表演人才培养》给予了充分赞赏和肯定,并勉励学员们珍惜这个宝贵的学习平台,以严谨而谦虚的态度,讲述中国故事、中国人物,为中国民族歌剧表演艺术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