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风琴青年教师刘睿音乐会在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厅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4-12-25

(编辑:于欣霏 责任编辑:王园)12月24日,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厅迎来了一场别具一格的音乐盛宴——“风声簧韵”手风琴中国风作品音乐会。音乐会汇聚了独奏、重奏以及跨界合作,既展现了手风琴丰富的表现力,又巧妙地将中国风与世界音乐融为一体,为观众带来了一次跨越文化与时空的听觉之旅,本场音乐会得到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青年艺术创作人才项目资助。天津音乐学院钢琴系手风琴专业副教授刘睿,携手众多音乐家,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音乐会由国家大剧院戏剧演员队演员、中央戏剧学院研究生刘贝贝担任主持。

气韵生动:手风琴协奏曲《凤点头》

音乐会以作曲家徐昌俊为手风琴创作的手风琴协奏曲《凤点头》拉开序幕。在刘睿与青年钢琴演奏家毕力默契的钢琴协奏下,这部作品以生动的旋律和灵动的节奏描绘出凤鸟翩然起舞的场景。手风琴如凤羽般轻盈,音符跳跃之间仿佛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吉祥与灵动的追求。开篇曲目便牢牢抓住了观众的心,带领大家进入一场视听盛宴。

和谐共鸣:手风琴三重奏《帕德斯潘》

接下来的手风琴三重奏《帕德斯潘》由刘睿、天津音乐学院钢琴系手风琴专业青年教师曹雪松、沈阳音乐学院手风琴专业教师刘冬共同演绎。德尔宾科的这部作品充满律动感与层次感,三位演奏家的精妙配合让旋律交织回响,仿佛是一场交错的舞蹈,时而轻快跳跃,时而沉稳内敛,展现了手风琴重奏的丰富层次与表现力。

磅礴力量:手风琴四重奏《复兴》

在作曲家谭家亮的《复兴》中,刘睿与沈阳音乐学院手风琴专业教师刘冬与天津音乐学院手风琴专业的两位同学康容榕、房冉共同演绎了这一气势恢宏的作品。乐曲以坚定的节奏和激昂的旋律传达出复兴的力量与希望,展现了一种奋进与崛起的精神风貌。四重奏的配合天衣无缝,将手风琴的多声部效果发挥到极致,令人热血沸腾。

跨界之美:手风琴与笙《如同你我》

音乐会在中场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跨界合作。由作曲家老锣创作的《如同你我》以手风琴与笙的对话为特色。刘睿与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副教授钟之岳将手风琴的温润音色与笙的悠远音韵完美融合,仿佛两种文化的邂逅,又像是人与自然的交流。音乐时而缠绵细腻,时而洒脱奔放,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

经典重塑:手风琴与琵琶《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由作曲家雷振邦的经典旋律,天津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青年教师刚妍改编《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在刘睿与天津音乐学院琵琶教师张雅迪的演绎下焕发出新的光彩。手风琴与琵琶,一个温润细腻,一个清脆悠扬,在音色的碰撞与融合中,重新诠释了这首传世之作的深情与诗意。东西方乐器的交流与碰撞,赋予了作品别样的文化韵味,令人回味无穷。

探戈风情:手风琴与大提琴、萨克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冬、春》

作家家阿斯托尔·皮亚佐拉的作品将音乐会带入了异域风情的篇章。在刘睿、天津音乐学院管弦系副主任大提琴专业教授张云昕与天津音乐学院管弦系萨克斯管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恒的合作中,探戈的激情与忧郁被淋漓尽致地展现。手风琴与大提琴、萨克斯的组合交错出独特的节奏感和氛围感,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街头,在季节更替中感受生命的温度与流动。

辽阔之境:手风琴协奏曲《诺恩吉雅幻想曲》

音乐会在天津音乐学院手风琴乐团演奏的《诺恩吉雅幻想曲》中走向高潮。刘睿的领奏带领乐团描绘出蒙古草原的辽阔与壮美。旋律时而悠扬,仿佛草原上的微风轻抚;时而激昂,似万马奔腾。作品将地域特色与现代音乐语言完美融合,为音乐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将观众带入了广阔而富有诗意的音乐世界。

音乐的桥梁,文化的交汇

“风声簧韵”音乐会用手风琴这一西方乐器与多种中国传统元素及跨界合作形式,搭建起文化交汇的桥梁。从气势恢宏的协奏曲到细腻柔美的跨界演绎,整场音乐会展现了手风琴的无限可能和音乐跨文化交流的魅力。演出结束后,观众掌声经久不息,既是对演奏家们精湛技艺的肯定,更是对这场音乐文化盛宴的深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