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舞蹈进课堂“贾家沽道善音法鼓大轿老会”走进我院舞蹈系
发布时间:2019-11-06

本站讯(编辑 李雪薇 责任编辑 王鸿昀 摄影 林业丰)为了更好地传承、保护传统文化艺术,挖掘、研究天津地区的民间舞蹈,加强民间艺术传承人与专业舞蹈工作者的交流,10月29日,舞蹈系邀请了市级非遗项目“贾家沽道善音法鼓大轿老会”的7名民间艺人在实验剧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舞蹈进课堂”活动。

据了解,“贾家沽道善音法鼓大轿”是天津地区极具特色的乐舞表演艺术,始建于康熙年间,由大觉寺和尚所创建。演奏乐器包含鼓、铙、镲、铛、钹。演奏内容包含“七点儿开”“长板”“改鼓”“曲牌”“上擂”。舞蹈形式以传统法鼓表演为基础,吸收融合了武术的元素,是天津当时一百多道法鼓会中唯一的一道武法鼓。该舞种以其自身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表演内容流传至今。  

活动中,老艺人们向舞蹈系师生讲述了老会的由来,展示了老会的技艺,并教授了学生演奏方法。让学生真正的走进“法鼓”,了解“法鼓”,体验“法鼓”。长时间的教学使得老艺人们都已大汗淋漓,但他们并未表现出一丝松懈。他们对艺术的尊重,感染着在座的每一位师生,充分调动了课堂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积极热情地参与其中。课后,老艺人们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了高度赞扬。  

授课期间,舞蹈系师生对老会表演的鼓点节奏、动作形态、演出套路进行了录音录像。以期助力法鼓资料库的建立,完善天津民间舞蹈档案,为后续法鼓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可参考的影音资料。  

通过本次课堂活动,舞蹈系师生不仅体会到了“法鼓”艺术的独特韵味,还真切地感受到了各位老艺人对老会的情怀、对传统艺术的热爱。这份情怀给予了舞蹈系师生在天津民间舞蹈道路上不断向前的动力与信心。舞蹈系表示将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因素,继续邀请民间艺人进入课堂,助力天津民间舞蹈的传承,推动天津民间舞蹈的发展,使天津民间舞蹈长久不衰的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