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编辑 薛丕严 摄影 陈君如 责任编辑 薛军)4月19日,中央音乐学院俞人豪教授应音乐学系邀请,为师生们成功举办了题为《丝绸之路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让世界音乐专业从书斋、课堂走上舞台》学术讲座,此次讲座为音乐学系学术月系列活动之一。王建欣教授主持此次学术活动。

讲座伊始,俞人豪教授溯源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对丝绸之路的起始时间、相关国家、历史背景等内容做了概述;之后,俞教授由点带面,介绍了我国有关丝绸之路音乐的学术研究情况,导读式介绍了西方音乐学界不可忽视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乐舞艺术》一书,并为师生播放了201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舞蹈类节目《丝路霓裳》的视频,舞蹈演员们身着丝绸之路沿线各个民族、国家的特色服装,演绎各个民族的风土人情,惊艳至极。其中包括埃及舞,意大利舞,俄罗斯舞,印度舞,缅甸舞,敦煌舞,每个舞种都是一种文化,每个舞种都能让人开阔视野。在谈到实现丝绸之路音乐的创新性发展时,俞教授认为要注重多重音乐能力人才培养,美国民族音乐学家胡德曾经提出培养“双重音乐能力”这一主张并且付诸教学实践,取得良好效果。而中国未来学习和研究世界民族音乐的人应该比“双重音乐”能力更进一步,具备“2+X种音乐能力”。俞教授例举中央音乐学院赵卓群老师不囿于理论,而是投身实践,将琵琶与伊朗音乐相结合,获得相当不错的成果。俞教授希望师生们一定要惜时借力,借一带一路,传播中国传统和当代音乐,进一步推动音乐的发展。


最后,俞教授展示了几个世界音乐融合的优秀范例,其中包括中央音乐学院为冬奥会举办的“乐迎天下,一起向未来”音乐会中的《来自大地的律动》、《友谊地久天长》等器乐合奏曲、南非世界杯主题曲《Waka Waka》、印度赋寻音乐《莲花之感》。在阐述世界音乐的未来时,俞教授认为音乐研究者们要做到将音乐内化,实现“化西方”而不是“西方化”。讲座结束后,俞教授耐心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