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民族声乐系:传承民族文化 传播民族之声 培养时代新人
发布时间:2022-07-30点击数:

民族声乐系自2007年成立以来,坚持继承中国民族声乐传统,借鉴西洋传统声乐的科学方法,努力使民族声乐教学更具民族性、科学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结合地域文化优势努力探索,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民族声乐系始终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积极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持续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确保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强化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

民族声乐系直属党支部不断加强政治建设与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按要求认真组织好理论中心组学习,规范组织开展“三会一课”,落实好各项党员学习活动,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积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不断增强党员的身份意识,强化思想引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2021年我系组织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获学院优秀党日活动称号。

突出党建带团建,全面从严治团,抓实思想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团组织的育人功能。在系直属党支部的指导下,民族声乐系团总支带领团员青年在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组织建设等各领域广泛开展工作,努力形成党团工作互促互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民族声乐系团总支曾先后获得2014年天津市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2016年天津市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2019年天津市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2016-2017年度天津市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2018年天津市高校“新时代•乡村战略实践行”主题实践活动优秀集体,2021年 “天津市五四红旗团总支”。民族声乐系2017级团支部获评2021年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

加强教学管理,完善课程设置

民族声乐系认真落实学院教学有关要求和各项制度,不断强化系内各项制度的执行,规范教育教学秩序,优化教风学风。持续加强课堂建设,规范课堂秩序,深化教学研究,强化教学督导,做好质量监控,保障教学平稳运行。

在课程建设方面,除了声乐演唱专业基础类课程,民族声乐系积极探索创新课程,结合地域文化优势,开设了《北方鼓曲演唱》、《中国传统民歌演唱》等特色课程,将具有地域特色的津冀代表民歌及曲艺,形成理论知识纳入课堂教学,探索循序渐进、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为提高学生文化修养与艺术审美,开设了《中国声乐作品分析与艺术表现》和《中国声乐作品审美与诠释》等课程,填补了高等艺术院校教学课程设置的空白,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撑,对传承中国优秀文化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民族声乐系近年来还举办了多次大型演出及学术交流活动,并多次承办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大赛。注重将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十年来举办了数十场师生音乐会,通过社会实践和舞台实践,检验教学成果,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邀请大量的歌唱家和专家来我系举办学术讲座,同时我系教师也多次赴其他院校举办大师班和讲座,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加强了院校之间的学术交流。

2017年,我院与中国音乐学院合作,在天津和河北省石家庄大剧院举办了多场“民歌知多少---津冀民歌专场音乐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该系列音乐会是民族声乐系民族声乐创新教育成果展示项目,演出中采用“讲”“演”结合的方式,在音乐中弘扬文化自信,传播民族优秀音乐文化。

2017年建系十周年之际,我系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会共同主办了“如约绽放——天津音乐学院民族声乐教学与艺术实践研讨会”,邀请十余位民族声乐界的著名声乐教育家和专家学者,举办了“铿锵兄弟——男高音教授音乐会”、“名家主题访谈,各抒‘高’见——中国民族声乐男高音演唱与教学研讨”、“又见花开——庆祝天津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成立十周年专场音乐会”系列活动。其中,由十位来自音乐院校民族声乐专业的教师奉献的“铿锵兄弟——男高音教授音乐会”开创了国内先河。

推动科研项目进展,助力专业建设

我系现有三个科研项目正在进行过程中,其一为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中国民族歌剧表演人才培养》,现已进入招生阶段。另外,有两个市级项目今年计划结项,分别是“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津冀民歌教学模式改革》”和“天津市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中国声乐作品分析与艺术表现》”。天津市教改立项——“津冀民歌教学模式改革”项目于2020年获批,该项目由我系赵振岭教授主持,通过对津冀民歌的整理与传播,将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掌握津冀民歌的基本演唱方法和技巧,提高歌唱审美和鉴赏能力,并有效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弘扬文化自信。天津市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中国声乐作品分析与艺术表现》课程2019年获批,该项目由我系赵振岭教授主持,立足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从讲解和分析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入手,有效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为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艺术审美和主科教学提供了文化支撑。

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助力人才培养

民族声乐系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拥有一支精干的教师队伍。其中,有在全国具有影响的、教学经验丰富的教育家、歌唱家和富有活力的青年教师。多年来,民族声乐系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和课程改革,厚基础、重实践。锐意创新,不断进取,努力探索民族声乐专业发展的新路。赵振岭2018年荣获第十二届天津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杨茜2018年荣获“全球华人国际音乐节”声乐大赛金奖,2020年荣获“天津市最美女教师”及“携手抗疫榜样人物”荣誉称号。郑巩洋2016、2018年荣获第五届、第六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中国声乐总展演决赛优秀钢琴伴奏奖。王乙婷2018年荣获第六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中国声乐展演教师组铜奖;徐宏瑾2013年荣获天津市第六届青年新歌手电视大赛金奖,2013年荣获第三届环渤海地区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金奖,2014年荣获第四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大赛教师组铜奖。李清资2017年12月被天津市统战部授予天津市“统战先进个人”称号,2022年6月入选2022年百名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2020年12月荣获民盟中央授予的“民盟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刘雅丽2020年荣获第八届国际声乐公开赛获优秀教师奖。

多年来,民族声乐系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本科毕业生和硕士生,其中有许多毕业生被国家级和省级演出团体及音乐艺术院校录用,许多人已成为优秀的青年歌唱家和艺术院校中的教学骨干,并多次在国内重大声乐比赛中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