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通讯员 王卉蕊 李颖 摄影 孙玥 步丹丹)5月22日晚,由作曲系主办的“月下璞石”作曲系教师室内乐作品音乐会在北院演奏厅成功举行。院党委书记索玉华、副书记董洪霞、副院长靳学东、特聘教授陈怡、周龙、相关系部领导以及作曲系全体师生观看了本次音乐会。音乐会由作曲系主任卢长剑主持。
上半场的开场作品是由梁文曦老师为古筝,黑管,大提琴而作的《月下璞石》,是“北京现代音乐节211室内乐精品工程”的委约作品,作者希望通过乐器在各自音响上细致,细腻的演奏,展示出淡淡月光下的天然璞石之美,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刘音彤老师的作品《静态》模拟王维的五言诗《竹里馆》的吟诵声调设计出四个旋律线条,共四个乐章,各乐章没有动力发展,更没有高潮点的设定,都是帮助作者避免情感表达的重要手段,各乐器繁复的局部运动塑造出四种静止的色彩性音响图形。卢长剑老师《为小提琴与钢琴而作的两首作品》使用小提琴与钢琴之间不同的关系,第一首中,钢琴演奏的内容运用较系统性的手法创作,同时小提琴的内容具有装饰性,很自由;而第二首作品中角色互换,小提琴系统性,钢琴较自由。杨愷老师的为打击乐、预置人声与电子音乐而作的《腰鼓,2014》,以打击乐为基础并结合采样人声,同时使用电子手段对他们进行再加工。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欣赏者感受传统与现代结合所带来的新的音乐体验。徐学吉老师的单簧管协奏曲《三阙》以三个时态为视角,创作出“遥”、“谣”、“摇”三个乐章,透视了“yάo”字所赋予的精神内涵。
下半场的第一个作品是卢长剑老师创作的声乐作品《天地--逆旅》,伴奏由二胡与钢琴组成,其唱词运用了唐朝诗人李白的诗作《拟古十二首(其九)》。李树平老师的作品《暮笛》,为长笛与钢琴而作,意在用浪漫手法创作,单音与多音的互动来展现作者对音乐教育前辈们那种“青丝化作爱,夕阳无限美”的崇高敬仰。刑晓林老师为女高音而作的独唱作品《我的思念在南方》,选自作者的声乐套曲《南方印象》,具备鲜明的民族风格。最后,是来自张大鹏老师的弦乐四重奏《春寒--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通过这部作品反映出战争的疮痍对作曲家的影响,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感悟。
整场音乐会气势恢宏,高潮迭起,作曲系教师通过展示近些年的创作,为大家展作曲系的创作水准与教学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