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编辑 张立杰 责任编辑 赵霞 摄影 孙玥)11月15日下午,在图书信息楼报告厅举行了“天津音乐学院青年民族管弦乐团京津冀巡演”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靳学东副院长主持并做新闻发布,索玉华书记致辞。民乐系主任王满、民乐系党总支书记陈智杰、演艺中心主任包洋和党委宣传部长赵霞出席发布会。
报道此次京津冀巡演的媒体有:北京日报、音乐周报、河北电视台、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石家庄日报、石家庄新闻网、保定日报、天津卫视、天津电视台、天津日报、今晚报、天津教育报、天津广播电台、北方网等新闻单位。
发布会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做新闻发布并展演节目,第二阶段观摩乐团排练。




新闻发布会上,索玉华书记明确此次巡演的主题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传承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之所以确定这个主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发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号召,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发挥专业特点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二是积极响应国家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思想,探寻如何在保持京津冀三地文化强大的张力与活力的前提下,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文化的交融发展。索书记强调,作为文化工作者,我们今天站在了一个新时代的起点,一定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靳学东副院长就我院青年民族管弦乐团“京津冀巡演”做了全面介绍。他提到,11月18—25日,天津音乐学院青年民族管弦乐团将先后走进石家庄大剧院(18日)、保定直隶大剧院(19日)、北京中山音乐堂(22日)、天津大剧院(25日)。音乐会将集中体现曲目多样化、创作风格多元化以及演奏形式的多变化,将以独奏、重奏、室内乐和民族管弦乐等多种形式为观众带来美好、独特的艺术享受。在曲目选择上,兼顾了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的结合,并且在演出曲目中,我院的原创作品占到了全部曲目的一半,如《大笛绞》《剑器》《融》《新龙舞》等都为其优秀原创作品,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灵感的基础上,融入了多元的民间和地域风格的音乐素材,使乐曲更富艺术内涵。此次巡演,每场音乐会的上半场均由民乐系优秀青年教师以独奏、重奏、室内乐等多种形式呈现,下半场由民乐系优秀在校生组成的民族管弦乐队演奏。参演教师中多人荣获金钟奖、文华奖、天津青年拔尖人才、国家艺术基金等人才项目和研究项目,他们将用精湛的技艺,演奏一支支美妙乐曲。同时,此次巡演皆为惠民演出,我们将把优秀的文化成果惠及京津冀广大人民群众,让人民共享艺术之美,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文艺为人民服务”。


发布会还展示了由凡音组合和王展展等优秀青年教师带来的《德音》《大笛绞》,优美而又大气磅礴的音乐瞬间征服了现场所有人,引来大家交口称赞,而这样的精彩表演在音乐会中将多有呈现,届时大家一饱耳福。


最后,媒体朋友们来到民乐排练厅观摩乐团排练。在胡柏端指挥的带领下,百余名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流畅演绎了《印象国乐》《古槐寻根》两部作品,以精美细腻、张力十足的演出充分展示了民族音乐的魅力和我院师生的艺术风采。
“天津音乐学院青年民族管弦乐团京津冀巡演”出发在即,借助京津冀各新闻媒体的作用和影响力,我们会及时将巡演的相关信息向社会传递。
在此,预祝巡演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