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昌俊院长作品《编钟徊响》入选文旅部2018—2019年度“时代交响——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创作扶持计划”
发布时间:2019-10-14

本站讯(编辑 李彤 责任编辑 赵霞)日前,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举办的“时代交响——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创作扶持计划”公布2018—2019年度扶持作品名单。著名作曲家、我院院长徐昌俊受武汉音乐学院协同创新中心委约创作的作品《编钟徊响》入选其中。

据悉,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开展2018——2019年度“时代交响——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创作扶持计划”收到全国各地报送的作品539部。经专家认真评审,共有25部作品入选。 

作品《编钟徊响》是徐昌俊院长为纪念随州曾侯乙编钟出土四十周年而作。在长达二十分钟的作品中,这套距今约三千年历史的古老乐器作为主奏乐器。作品曾在2018年分别于湖北省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武汉市琴台音乐节上演,在2019年5月由武汉音乐学院东方中乐团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上演。 

作品在一段气势恢宏的开场后,继之以大段的编钟合奏,音乐抒情、朦胧,富有画面感,显示了古老文明在当代仍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第二部分为群鼓合奏,全部采用中国鼓,意在刻画一种远古战场硝烟弥漫和将士的阳刚之气。第三部分以器乐为主的合奏段落,在结构上为作品的高潮做铺垫。作品的高潮段在最后一部分,以湖北荆州马山民歌“喇叭调”做固定主题,连续十次,声部由少到多、力度由弱到强,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高潮段——钟、鼓、乐齐鸣,对作品开始形成呼应并结束,形成作品丰富多变的和声色彩,并且贯穿全曲。整部作品中,作曲家通过写作上的安排,发掘乐器丰富的表现力,试图通过时空对话,将远古文明与现代文明无缝衔接、延伸。 

我院将以此为契机,开拓创新、深耕创作,大力弘扬“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注重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音乐文化的宝贵养料,努力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使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迈上新台阶,创作出更多的文艺精品力作,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审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