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编辑 孙晓星 宋阳 摄影 李政文 责任编辑 齐崇玲)11月3日下午,我院召开教育扶贫原创话剧《金色胡杨林》师生座谈会。院党委书记索玉华,党委副书记董洪霞,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霞与话剧主创团队戏剧影视系的青年师生们一同分享畅谈了话剧创作、演出过程和体会,并围绕课程思政展开深入交流。座谈会由戏剧影视系直属党支部书记齐崇玲主持。

话剧《金色胡杨林》的主创团队依次发言。编剧孙晓星老师对接到创作任务赶赴新疆和田,将亲眼所见、所闻的教育扶贫工作的具体场景和细节写进剧本,尤其是对原型人物马顺武的挖掘进行了讲述。导演王潇和胡襄平老师讲述了在今年疫情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前期通过线上等方式排练,后期整合资源顺利完成演出任务的过程。舞美设计李东耀老师讲述了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前提下安全、圆满地完成了舞美创作、舞台协调等工作。学生代表们分享了自己通过表演实践,不断地贴近角色,学习和践行“胡杨精神”,思想认识得到了提升和洗礼的成长经历。剧组的全体成员纷纷表示,会用心、用情、用力地扮演好角色,用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完成面向天津市十所支教高校的巡演任务,为此轮演出画上圆满句号。

聆听了师生代表们的发言,董洪霞首先祝贺演出圆满成功,她表示,《金色胡杨林》是我院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完成的一件大事,为脱贫攻坚工作注入了一份来自教育系统的精神动力,并鼓励戏剧影视系师生们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扎根人民、关注时代,创作更多优秀的艺术作品。

最后,索玉华代表学院党委祝贺首演成功,并向主创团队的倾情奉献和精心呈现表示肯定。她说,《金色胡杨林》是我院师生原创的教育扶贫话剧作品,在此次创作过程中师生们得到了成长和历练。戏中角色的崇高精神真正走进了演员内心,使得表演打动了更多的观众。她鼓励全体师生,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勇于担当文化使命,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艺术的形式传承和弘扬“扎根边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甘于奉献”的胡杨精神,繁荣社会主义文艺,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多年来,戏剧影视系致力于推进课程思政改革与探索,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系内专业老师发挥 “双导师”的职责,加强思想引领,学生们通过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结合浸没式的课堂和剧场的教学体验,接受思想教育和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