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召开第四届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发布时间:2020-12-24

本站讯(编辑 张立杰 摄影 姜萌 责任编辑 赵霞)12月23日下午,我院召开第四届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院党委书记索玉华、党委副书记董洪霞、副院长靳学东、市纪委监委驻天津音乐学院纪检监察组组长李䶮君出席会议。我院处级干部、各教学系部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和全体思政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霞主持。

本届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题为“夯实课程思政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要任务是深入探讨如何全面推进我院课程思政建设,切实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会上,教务处处长刘文平、戏剧影视系直属党支部书记齐崇玲、手风琴键盘系副主任罗汉、管弦系教师宋强、思政教学中心副主任尚丽亭,分别结合各自工作,从不同角度总结了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分享各自的思考与体会。 

党委副书记董洪霞解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围绕文件出台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基本定位、考虑和特点,主要内容和精神等三个方面,全面解读了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的问题。她谈到,该文件是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改革的文件,也是指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从党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问题入手,破立并举,推进教育评价关键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全体教师干部要深入学习《总体方案》,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以破“五唯”为导向,不断推进学院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最后,党委书记索玉华围绕构建课程思政育人新格局作总结讲话。她指出,构建课程思政的育人大格局,关键在于明确立德树人的根本培养方向,核心在于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调前行,根本在于赋予专业教师在专业课程中价值引领的重任,全面提升和改善各种专业学科的育人成效。就如何构建课程思政育人格局,索玉华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要牢牢抓好课程建设“主战场”,提高课程思政育人实效;二是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增进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三是要客观真实的用多元评价体现课程效果,并以制度设计服务课程思政改革。 

特别是针对“课程思政”建设中容易出现的三个误区,索玉华指出,教师应打破思想藩篱,走出实践误区,回归教育的本真与初心。首先,要打破“课程思政”是“思政课程”同义转换的误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效的系统性延展,要自觉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及目标中,让学生在各类课程的学习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认同、文化认同。其次,要打破“课程思政”是思政元素简单嵌入各门课程的误区,实现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坚持以专业课程为载体,努力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最后,要打破“课程思政”是对各门课程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功能消解的误区,实现全部课程的价值彰显,要积极主动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价值与精神元素,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隐性地传授给学生,形成学生的精神涵养和价值追求。 

索玉华强调,要紧紧抓住课程建设“主战场”、教师队伍“主力军”、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专业、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全面形成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果带动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最终推动学院事业再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为切实构建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本届思想政治工作会还部署了课程思政建设、师德师风建设、思政队伍建设三项行动方案,为打好课程思政“组合拳”夯实基础,提供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