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进行时】党委书记索玉华讲授“开学第一课”
发布时间:2021-04-01

本站讯(编辑 张立杰 摄影 邵雷 责任编辑 赵霞)3月29日下午,党委书记索玉华以《学史力行 奉献边疆》为题讲授“开学第一课”,与即将赴新疆和田实习支教的54名师生共话百年党史,凝聚奋进力量。

讲座中,索玉华以中国共产党百年恢弘征程为主线,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的重要回信精神,勉励青年学生要在学思践悟中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在风险挑战面前不断磨砺初心,在奋发有为中践行时代使命,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面对即将启程的援疆支教师生,索玉华语重心长地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我们正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援疆师生如何在支教中增强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她讲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青年人从来没有缺席过。历史证明,青年富有朝气、怀有梦想,国家就有希望。大家要从党史学习中汲取力量,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听党话、跟党走,接过援疆支教的“接力棒”,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用行动践行理想信念,为我国教育扶贫和民族团结进步展现青春担当、贡献天音力量。  

索玉华谈到,“去年,我院师生以天津援疆支教事迹为素材,原创排演教育扶贫话剧《金色胡杨林》,生动展现了大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的良好风貌。虽然当时我院师生还没有支教经历,但通过舞台将‘胡杨精神’带进了校园。今天,接力棒传到了你们手中,希望大家能够将‘胡杨精神’深植新疆大地,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诠释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的使命担当,诠释不忘初心、坚毅前行的意志品格。”  

面对角色和环境的转换,师生该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困难和挑战?索玉华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既要志存高远,也要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二是要“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对教育心存敬畏,需要心存神圣的使命感,心存强烈的敬业精神,谨慎小心地探求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经常总结和反省的自觉意识。三是要“心无旁骛,笃定前行”。珍惜支教机会,在实践中成长,在支教中成才,把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自我院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以来,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迅速行动,全面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在援疆支教师生整装待发、即将启程之际,此次“开学第一课”选择以百年党史为青年成长培根铸魂,既有分量又意义非凡,引起了师生的热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