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推进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努力构建具有天音特色的多元化课程模块
发布时间:2023-03-02

本站讯(编辑 黄超 责任编辑 李小科)2023年春季学期起,为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我校进一步提高通识教育课程比例,以“强特色、调结构、重实践、提质量”为原则,优化课程结构,丰富课程资源,推进通识教育课程改革。

结合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教务处进一步加强国家安全教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课程建设,持续丰富创新创业教育、文学艺术审美、民族特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通识教育,增加了《中国戏曲剧种鉴赏》《解码国家安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审美》《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生活中的趣味物理》等课程,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多优质课程资源与学习选择,促进因材施教。学校通过鼓励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群建设,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联动,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紧密结合;鼓励学生跨专业、跨院系选修,形成适应文化艺术市场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多类型、多样化的通识课课程模块,优化通识选修课程比例。

我校此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既丰富了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教学资源,也紧跟信息化发展趋势,持续加强数字化优质特色资源共享。学校有效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上的教学资源,扩大线上优质资源的覆盖面和服务效用,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网格化,带动信息化时代艺术院校教育教学各环节的改革提升。

下一阶段,学校还将继续以现有通识教育课程四个模块“人文与社会、艺术与欣赏、劳动与创业、文化与素养”为基础,以“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推进课内外通识教育一体化,不断补充更新课程资源,积极探索构建提升人文艺术修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五育并举”的通识课课程体系。